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一章:解决托卡马克磁面撕裂问题的思路 (第3/9页)
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好奇的问道:“哪两方面?” 徐川:“外场线圈和数控模型!” 彭鸿禧迅速追问道:“怎么说?” 思索了一下,徐川开口道:“众所周知,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磁面撕裂、等离子体磁孤岛等问题主要来源于磁场的提供方式。” “在托卡马克中,螺旋磁场的旋转变换,是由外部线圈产生的环形场以及等离子体电流产生的极向磁场共同形成的。” “这会导致环形场和极向磁场之间的冲突以及难以平衡等问题,在运行过程中会造成磁面撕裂的问题。” “而彷星器在这方面就有着优势了,它的纵向磁场和极向磁场都完全由外部线圈提供,磁面撕裂并不会在里面形成。” “因此理论上它的运行可以没有等离子体电流,也可以避免很多由于电流分布带来的不稳定性,这是它的一个主要优点。” “我现在在考虑后续重新针对破晓装置做一次改造,结合彷星器的优点,重设破晓装置的外场线圈,再结合球床的曲面优点,来尽力降低极向等离子体电流提供的磁场,做到利用外场线圈来同步控制和旋转。” 就以徐川重生后的经验来看,从2025年左右开始,各国其实就已经逐渐开始放弃了单一型聚变装置,转而开始研究融合型。 比如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螺旋石7X会选择和普林斯顿那边的PPPL实验室合作,利用PPPL实验室的磁镜控制技术来优化彷星器的新古典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