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信中最重要的科技 (第5/9页)
r> 哪怕这封信件中提出了超过三百亿的第二批科研资金,也会毫不犹豫的拨付下去,而且肯定是以最快的速度。 但除此之前,还有信件中对可控核聚变未来的展望,同样是一件值得仔细考虑的事情。 尽管从目前的角度上,在核废料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后,核裂变发电已经是真正的清洁能源了,也能得到最大力度的推广。 但正如信件中所述说的一样,核裂变发电有着它自己的缺点。 首先是核电站的前期投入极大。 由于核级设备对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等要求比常规设备更高,使得核电厂的建设周期比较长,从前期规划到投入运营通常需要5-7年。 这期间,绝大部分资金开支来自于银行贷款,产生的利息非常高,若是发生项目延期,花费则更为高昂。 比如芬兰的奥尔基洛托核电站3号机组从2004年开建,至今已比原计划拖期了近15年,投入几乎是预算的3倍多,已经高达85亿欧元。 其次出于安全性的考虑,核电站设置了大量冗余设备,无形中抬高了设备制造和机组建造的成本。 比如国内目前正在建设的三代机组‘华龙一号’,就较二代机组考虑了更多安全性,其建造成本也明显增加。 华龙一号的预计建造成本在16000~20000元/千瓦之间,而epr的预计单位造价更高达6000美元/千瓦以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