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1章高温超导的机理与强关联效应 (第3/8页)
上辈子他没研究,但不代表没人研究高温超导材料的机理。 后世的主流观点认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超导配对并非源于传统的BCS电声耦合,而是源于电子间的强关联效应。 在高中学习物理的时候,我们很轻易的知道每一颗原子的原子核外,都有着不同数量的电子。 比如氧原子,原子核外有八个带正电的质子,比如碳原子,原子核外有六个电子。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原子组成的固体中的电子之间是很稳定的,各个电子被看成是独立的,不会相互影响。 就像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一样,每一颗行星都有着自己独立的运行轨道,不会碰撞到一起。 但是,在许多物质中,比如过渡金属氧化物、镧系氧化物等原子中,外围的电子轨道之间交叠很大,轨道上的电子相互靠近,静电能的增加将不能忽略。 于是这些材料便会产生强关联效应。 而电子之间的强关联效应,正是导致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如二维电子气中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锰氧化物材料中的巨磁阻效应、重费米子系统、二维高迁移率材料中的金属-绝缘体相变.....等等。 因此在后世,对于高温超导和常温超导的超导机理,主流用电子强关联效应来进行解释。 只是这种解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